查看原文
其他

四与饶毅教授商榷:关于三氧化二砷治白血病,这个算不算实锤

余向东 棒棒医生 2022-01-07

有朋友告知我,孔夫子旧书网有这么件宝贝,我见了食指大动,仿佛听到它在说:我等了你这么久了,我知道你一定会来的。

是的,我来了,眉头也没皱一下,就花650元买下了这本薄薄的旧册子,来自哈医一院中医科和检验科合编的内部资料汇编《癌灵一号注射液与辨证施治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阶段总结》,今天它快递到了。

先确认下眼神,这肯定不是假的。你要说这是假的,就算你赢。

因为很薄,到手后我很快就浏览了一遍。里面有一些其他血液病和肿瘤的资料和综述,我感兴趣的是第一部分,就是癌灵一号治白血病的阶段总结。

怎么那么熟,那么熟,熟到我一眼就认出了,这不就是张亭栋和荣福祥1979年发表的那篇文章吗?不就是被饶毅教授誉为里程碑的那篇开辟砷剂治疗白血病新天地的论文吗?

它们的题目是一样一样的,署名却大有讲究。如图,资料署名是中医科和检验科,是一个集体;论文署名却只有中医科的两位医生,张亭栋和荣福祥。这二者显然不能等同。在癌灵一号治白血病这件事上,哈医一院检验科的重要作用一直被忽略了。其实,他们一开始就直接参与了临床应用,同时开始了极有价值的细胞学和病理学的研究,早在1981年就有接近诱导分化和凋亡的发现(也有内部资料为证,此文略)。所以,张、荣二人代表不了两个科,也没有被两个科室授权;不然,哪有后来的许多争讼?

但是也许,张、荣二人只是使用了集体的原始病历和资料,再创作而写成论文,起一样的题目,也不奇怪。我们看看其内容相似度有多高吧,下面一段一段地截图对比(做图水平有限,希望看得清楚),让图来说真相(每图左边是张、荣论文,右边是集体总结资料)。

文章开头部分基本都是抄自原文,只病例数多了2例。

本疗法的组成部分二者完全相同,一字不改。

关于疗效的讨论之1、2。改了几个字,原资料的错别字”证,全部改成了正确的”证,不愧是中医,这就叫专业。但也有改错了的,比如,虚实之“改成了虚实之“。这是常见的抄写错误。

讨论3也完全相同,原资料的甲蝶呤,改正为甲蝶呤,还是很细心的,比那种一字不改连标点符号错误都照抄的强很多。

讨论4大部分文字也相同。有些数据不同,不知道哪个错。

本处修改是有特别意义的。论文把资料中的“接近完全缓解中”改为“处在完全缓解中”,这是完全不同的意义。原资料中有“但在复查中最近有时血象有1%-2%幼稚细胞”一句,论文删掉了。正常血象中是不应该看到幼稚细胞的,看到说明不是完全缓解,这时应该查骨髓象,会更清楚。所以,把这一例算入12例完全缓解明显是数据造假

这里也是修改数据。1、删掉了治疗三个月时的血象骨髓象结果,因为结果(血象中幼稚细胞高达30%)显然没有缓解。2、把治疗后骨髓增生低下改为活跃,这是相反的意义,增生低下意味着骨髓抑制,这样修改是为后面“未发生骨髓全抑制现象”的副作用做铺垫吗?这个不是抄写错误,显然是有意的修改,即造假。

这大段也是一字不改。但患者杨某某的资料中并没有诊断早幼粒型的依据(需要骨髓早幼粒细胞大于30%,本例是原早粒混合计算),何以结尾劈空而来“在急粒中较敏感的是早幼粒型”的结论?

这一段总算有较多的不同,所以,不能说完全是抄。

又是完全相同的大段。

这两个表是原资料中没有的,是唯一完全不同的地方。

对比的结果,张亭栋、荣福祥的论文与中医科检验科的集体经验总结文字部分有90%以上的相似度。这意味着,张亭栋把中医科和检验科的一个临床总结材料直接当论文发表了。

我当然知道,那时候没有查重,那时候对署名和著作权也不很重视。但是,事实是如此的清晰,至少实锤了他把集体研究成果据为己有吧?其中几处微妙的数据修改也高度涉嫌学术造假吧?

如果把这篇文章视为里程碑而让张亭栋独获名实不副的殊荣,窃以为,对检验科,对中医科的其他医生们真的很不公平,因为文章显然是他们集体写出来的。

公平是很重要的。

不知饶毅教授以为然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